山西高平迎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6 月 22 日,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山西潞绸文化研究会主办,潞安府潞绸集团承办的《跨海溯丝源 先蚕生古泫》丝绸文化交流研讨会在高平市潞绸文化园顺利召开。

这场盛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丝绸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专家学者齐聚高平 共探丝绸文化传承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机构)的专家学者,著名作家、艺术家等50多人齐聚一堂。非遗司原副司长马盛德、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钱有清、日本西阵织细尾家族第十一代传人细尾真生等嘉宾出席。


⬇️⬇️⬇️ 非遗司原副司长马盛德


⬇️⬇️⬇️ 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钱有清


潞绸作为山西丝绸的代表,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明清时期,潞绸曾闻名天下,是皇室贡品和晋商贸易的重要商品。潞绸的生产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如今,潞绸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的举办为潞绸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内丝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研讨会上,西阵织传承人细尾真生先生与潞绸传承人吕智慧女士进行了“跨海溯源”的精彩对话。


⬇️⬇️⬇️ 细尾真生先生


⬇️⬇️⬇️ 吕智慧女士


晋商文化研究专家、原山西社科院副院长高春平、炎帝文化研究员程原生顾问从地理演变、历史发展和农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高平在丝绸发源中的重要地位。


⬇️⬇️⬇️ 高春平院长


⬇️⬇️⬇️ 程原生顾问


山西大学苏泽龙教授、河南大学张保见教授、西北大学李海波教授则从炎黄二帝及嫘祖的溯源、考古文字演变与碑文记载等方面,为丝绸起源至潞绸发展的脉络提供了详实的学术支撑。


⬇️⬇️⬇️ 苏泽龙教授


⬇️⬇️⬇️ 张保见教授


⬇️⬇️⬇️ 李海波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的鲁佳亮教授从专业角度对比了西阵织与潞绸的织造印染工艺,指出两者在提花织法和分层染色上同根同源,并生动讲解了潞绸“大绸”与“小绸”工艺,认为西阵织对应潞绸的“大绸”工艺,而唐代缭绫则类似“小绸”工艺,堪称织物“活化石”。


⬇️⬇️⬇️ 鲁佳亮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宝华教授与芦苇博士从传统与时尚融合的角度给出了开发建议。

中科院杨晓华博士则从东方美学与元宇宙视角,为潞绸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

复旦大学孙云龙教授和东华大学刘东胜教授就打造多元文化元素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 张宝华教授


⬇️⬇️⬇️ 芦苇博士


⬇️⬇️⬇️ 杨晓华博士


⬇️⬇️⬇️ 孙云龙教授


⬇️⬇️⬇️ 刘东胜教授


在著名作家阎雪君和知名艺术家于山的主持引导下,专家们各抒己见,严谨的学术视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潞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动力。


⬇️⬇️⬇️ 阎雪君主席


⬇️⬇️⬇️ 于山老师



推动丝绸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次研讨会历经4小时,对于推动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中日丝绸文化的交流互鉴,也为国内丝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传统的丝绸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每一位丝绸从业者和文化传承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研讨会的召开,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会议尾声,细尾真生先生与潞绸掌门人王淑琴女士签署了丝绸文化推广的战略发展协议,为未来两国丝绸文化的交流与推广搭建了坚实的友谊桥梁。



高平市的文化担当与未来展望 


高平市作为炎帝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高平市在丝绸文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未来,高平市将继续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负起丝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让 6000 年的丝绸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 米东明会长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商城

  • 淘宝旗舰店

© 2025 潞安府-新娘潞绸被 晋ICP备19012898号